近两公里的黑色沥青路面,通畅平坦,把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民主村的金堡组、平岭组、白堡组连接在一起;3500株金叶榆挺拔俊秀,被整齐地栽种在道路两侧,只待成材后,便是一路风景;740平方米的村部广场、3000延长米的文明墙、75盏路灯扮靓了山村……一桩桩、一件件好事接踵而至,以一种让人惊喜的速度,在民主村这个刚刚从贫困村名单上销号的地方,绘出了美丽的图景。
“自从市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来到我们村,他们又是绿化、又是修路、又是盖房,可真没少帮咱的忙。”民主村党支部书记金禹感激地说。
村民姜纯德60多岁了,老伴走得早,他因为患有脑梗行动不便,只得跟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女挤住在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里。说起那会儿的日子,一家人真是感到心里堵得慌。去年5月份,本溪市政协机关干部及部分政协委员为他家捐款2.5万元,还协调来10吨水泥,一家人乐呵呵地住进了新房。
王福元和老伴儿都70多岁了,住在D级危房中,这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D级危房也就是经过评估,需要被推倒重建的房屋。去年9月份,经过市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的协调,2.8万元帮扶资金送到了王福元的手上。几个月后,老两口就得以盘腿坐在新炕上,透过崭新的玻璃窗,笑看夕阳了。
仅去年一年,市政协共协调资金22万余元,先后帮助8家像姜纯德、王福元这样居住在危房中的贫困户住进了新房。
因为干了太多类似的实事、好事,市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赢得了民主村父老乡亲们的信任。大家的心思都因而活泛起来,都想着如何去追求更富裕的生活。
这不,前一阵子已经有好几位村民自发地找到驻村工作队,交流切磋养殖蛤蟆,种植木耳、中草药、千斤谷、小杂粮等方面的好点子,研究着怎样把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搞起来,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
本溪市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通过行动总结出一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经验,那就是,用自己真心的帮助,调动起村民齐心奋斗的积极性,从而让“输血”的效果发挥到最好,也让“造血”的动力鼓到最足。
(记者 潘祖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