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十年前曾是我市最偏远、困苦的村子,现如今这里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民们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老黑山是如何摘掉贫困的“帽子”?又如何走上了致富之路?6月19日,本溪日报社党委组织开展的“三严三实”、“走基层写现场送真情”活动来到了大山深处的老黑山村,在本溪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郭元戎的带领下,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老黑山的致富经,并服务于老黑山未来经济发展。
老黑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干坚果产业发展。2003年以来,该村利用独有的气候资源优势,在各级部门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平欧大榛子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溪日报社党委一行来到桓仁富民果业专业合作社。在这片3600亩的基地上,种植着成片的平欧大榛子。目前,全村年产榛子70万斤、榛苗200万株,销售收入实现2000余万元,人均收入更是达到20000元,居于全县前列。去年,老黑山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村―品示范村”,在老黑山村产业辐射带动下,五里甸子镇现已发展平欧大榛子12000亩,占全国平欧大榛子总量的70%,其中仅老黑山村就占60%。
今年,老黑山村收储江边水没地,种植500亩油菜花,促进老黑山村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发展。5月末,成片的油菜花海犹如黄色裙摆翩跹,围绕在老黑山脚下。这里即将建设观景小木屋、农家乐饭店、大榛子观光园等项目,让生态旅游发展成亮点新产业。花季过后,油菜籽还能够打通新的经济发展之路。
就在老黑山经济蒸蒸日上之际,又有好消息传来。老黑山浑江大桥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内实施。跨越浑江建桥,打通五里甸子镇与丹东地区、吉林省集安市的交通“瓶颈”,实现两省三线交界地区互通互连,能够进一步促进商贸往来和经济发展。
老黑山人本着勤劳本分的精神,踏实为人,踏实谋事,踏实创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创造了富村“神话”,谱写了老黑山的致富经。本溪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郭元戎表示,此次赴老黑山是学习之旅,老黑山的发展之路值得深刻剖析和解读,同时,本溪日报社也即将为老黑山做好信息服务和产业服务,双方未来将在电商销售、旅游项目发展上进一步合作共荣。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